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地市分布图


金秋老体2022年第1期


吕小军,世界举坛的神话

                                   /何静

    吕小军早已在世界举坛上揽下一大把纪录和金牌,37岁“高龄”,独步三届奥运巅峰,被人送上“不老军神”外号。他一再真诚回复:“我不是什么神,也没有军旅生涯,真庆幸名字与军队有缘,如果大家能把我看作一个真正军人就好。”

不可思议神逆转
    如果没有五年前里约的那段奇葩经历,吕小军可能不会出现在东京。
    2016年里约奥运会77公斤级比赛,吕小军抓举177公斤,创世界纪录,挺举202公斤,总成绩379公斤,比他2013年创下的世界纪录仅差1公斤。奥运会历来争的是金牌,不容易破纪录,吕小军留在巅峰上的足迹已使对手望尘莫及。头号劲敌哈萨克斯坦选手拉希莫夫已落后12公斤,如要翻盘,只有在最后一把举起214公斤。背景屏幕显示,他的最好成绩是207公斤,世界纪录210公斤。无论逻辑推理还是常理判断,吕小军即将卫冕。
    然而拉希莫夫却并不甘心,第二把冒险加重到214公斤。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他踉踉跄跄却鬼使神差般地将杠铃在头顶停留了0.986秒!尽管开把不稳,但
裁判还是给出了三盏白灯给予通过。这样俩人总成绩都是379公斤,拉希莫夫因为体重较轻的原因拿到了金牌,遭遇不公判罚的吕小军不得不屈居亚军。遭遇不公判罚的吕小军不得不屈居亚军。
  吕小军懵了。直到2021年1月,国际举重联合会发布公告,拉希莫夫2016年兴奋剂飞检尿样掉包,判令禁赛东京奥运会,并等候最终处罚。按国际举联相关规则与惯例,进一步判罚生效之后,他的里约奥运金牌将被收回,由银牌得主递补。

    这枚金牌失而复得,吕小军仰天长叹,因为错失金牌当年可真将他逼上了悬崖。是带着遗憾认命,还是再搏四年讨回公道、荣誉与尊严?他陷入深深的纠结。

人生能有几回搏
    2017年初秋,天津全运会落幕,主管教练于杰在赛场边约吕小军喝茶。
这是里约惊梦以来,他们头一次认真对话。
    吕小军坦言很纠结。同龄队友几乎全部退役,自己也老大不小,到东京奥运会时将是36岁,真不知能否顶住。但他已将举重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实在难以割舍。这项古老运动第一届奥运会起就有,分量很重。加上对北京和里约两次奥运会的结局有太多不甘,所以他下不了最后决心,“真邪了门,丢失的两块金牌恰恰都在我的77公斤级,还都是输在体重!”
    于杰告诉吕小军,这一年他也左右为难。奥运史上举重明星都未过30岁,离东京奥运会还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诸多风险根本无法预判与预防。这个年纪,人体机能会全面下滑,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就是那么几步。既然无法回避,那就勇敢面对,多从自身找问题,想办法。这条路最终能不能走通,主要取决于你的决心与意志力!”

  “功夫茶”喝到很晚,起身时吕小军郑重表态:“于导,我现在还没什么大的伤病,只要队里需要,我就留下来,顶上去。人生能有几回搏!”

稳步走向东京
    稳步走向东京,他们是有底气的。
    于杰团队雷厉风行,2017年冬训起,根据吕小军长躯干短股骨的身体结构与动力定型,强化完善下蹲挺技术,对场上站位、腰部位置和提铃距离等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他们又着力补短板,加强基础体能,多练小肌肉群,全面提升调动身体的协调性、爆发力、肌肉控制力,追寻举重最需要的人体最高的“瞬时功率”。
    然而岁月催人老,再想保持年轻时的巅峰状态已无可能。虽然硬举还能勉强维持280公斤,但后蹲已从310公斤下滑到280公斤。吕小军有些焦虑。于杰不为所动:不必惊慌,够用就行。
    岁数大了,过去一天体力就能缓过来,现在需要两天。同样的训练内容,原先1小时能练完,现在要1个半小时才能磨成。神经疲劳比肌肉疲劳更甚。怎么办?向科技要助力。
吕小军
亲身体验过高压氧舱、漂浮舱这些高科技理疗设备。再进微压氧舱,吕小军就在里边眯上三刻钟。半小时后,舱外监测神经疲劳指数的专用仪器红线渐渐变绿。
    千锤百炼打造了钢铁身躯。吕小军身材比例、肌肉线条质感和用背肌夹A4纸的表演,备受国内外粉丝追捧,有人说“可与米开朗基罗刻刀下著名雕像大卫媲美”。吕小军付之一笑,“哪里!我从来没有跨界练健美的想法,只是在练举重过程中把肌肉练得厚实一些罢了”。

疫情扰乱了一切
    新冠疫情扰乱了这一切。
    去年3月,东京奥运被宣布推迟一年,坊间不时泛起可能再次推迟甚至取消的传说。吕小军又一次懵了。以他这个岁数,这一击真是太致命了。
    长期隔离,久疏赛场,掌握节奏与调整状态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与挑战。参加亚洲锦标赛后被隔离,条件受限,更不敢奢望必需的大强度高频次专业课了。孤独、焦虑缠着他们。于杰也很着急,但又不时给大家打气:我们难,对手更难,坚持就是胜利。
    2013年吕小军已在天津成家,妻子郭喜艳是队友,曾登上过世界锦标赛领奖台。疫情一来,她得独自挑起这个家。吕小军双亲在湖北潜江老家务农,最多只能过来搭把手。北京到天津百余公里,疫情之前,吕小军一两周还能过去照看一下,现在只能是牛郎织女了。吕小军说:“我实在顾不上家,燕子也太苦了,只能等将来不练了,用我的下半辈子去补偿。”几乎每晚,吕小军都会用手机视频与妻儿们通话。两个女儿抢着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过两天吧!”“你说了多少遍过两天过两天的,怎么老不见你?”弄得吕小军鼻子阵阵发酸。

  有一阵子,疫情好转,管控调整。吕小军周五傍晚赶去,周日下午回。屈指可数的那么几次,他从不坐高铁,而是坐天津开来的消过毒的私家车,以防万一。

二度登顶在东京
  东京奥运会终于来临。
    “个人项目,集体智慧,团队作战”是举重队参加国际大赛的传统模式。尽管此前捷报频传,尽管出发前已有充分研究,但比赛头夜,举重团队相关人员还是根据最新信息重新审定吕小军的比赛预案。
    于杰握有十几套预案,到了现场只需微调。
    后场准备活动,吕小军严格按自己的节奏走。于杰观察着主要对手的重量、把数以及完成情况,琢磨其真实水平与战术意图,力求以最佳走势牵制对手,掌控局面。
    吕小军在后场抓举最后一组160公斤时,杠铃还有点飘!他不禁举起拳头,今天无敌!
开把重量,吕小军两次提出要170公斤,于杰没点头。这是奥运会,就要165公斤。谁想到吕小军竟然失败!下场时,他自言自语,太轻了,精力集中不起来,加170公斤吧,不会再有这个问题。
    于杰瞪眼了:“你轻视这个重量?老毛病又犯了!不动,再稳一把。”

  战局完全按中国队的思路与意图运行。
吕小军挺举拿下204公斤,金牌在握后,直接跨到210公斤,迫使意大利选手皮拉左图喘息未定,匆促出场,三盏红灯。
吕小军当场再次抱起于杰,重现伦敦奥运一幕。时光流逝9年,赛场没有观众,但历史的丰碑已经用金字镌刻上吕小军三次冲顶的足迹。

“让我再冲一把”
  东京奥运会闭幕。吕小军回国已经好几天,正在训练局隔离,看完闭幕式的电视画面,思忖片刻,拨通了于杰的手机:“我现在没什么伤病,肌肉骨胳都还可以,只是心肺功能差一点,也不太多。巴黎奥运会就让我再冲一把吧!至少我训练课不会落下!选拔时坚决服从国家的挑选。”
    巴黎奥运会2024年7月开幕,届时吕小军已过40岁生日,他还要第四次参加奥运会比拼!于杰也有点震惊。这么多年来,弟子的牺牲与付出太大了,令他实在于心不忍,无法当场表态。他劝吕小军将各种因素考虑清楚,以后再定。
    吕小军语音铿锵,不怕杀出黑马,只怕岁月。如果最终败给岁月,我将无怨无悔!
    展开这一严肃沉重的话题,比四年前要轻松许多。
    不管里约奥运会的那枚金牌还不还给他,吕小军已经手握2金1银,足以证明自己。除了家庭与工作,吕小军现在没有任何压力。他表示,一旦解除隔离,立即回去争取家人理解和单位支持,毕竟,被任命天津市体育局举摔柔中心副主任好几年了,他一天都没能坐下来。
    于杰给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打电话,郑重表示:“如果吕小军决定再打一届,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信念是人生最重的基石。无论吕小军能不能出现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他都是大家心目中的“不老军神”。


 70岁,仍要冲击马拉松世界纪录

                                   /惠惠

    70岁马拉松成绩依然保持在2小时55分50秒的黄财富来说,年龄只不过是数字。他69岁时跑出2小时52分49秒(2019无锡马拉松)的惊人成绩,70岁(2020年常州马拉松)跑出2小时55分50秒的成绩,距离当前的马拉松年龄组世界纪录仅仅相差87秒。

    与马拉松的两次结缘

    黄财富,1950年10月14日出生在上海,退休前在上海航空发动机厂工作,现如今已经是跑圈实至名归的偶像型跑者,是很多人口中的“最强爷叔”。如果说跑圈“速度既是颜值”,那么黄财富绝对算得上是偶像、实力并举的老帅哥。

    他与马拉松结缘始于1971年,21岁的他应征入伍上海警备区守备部队,因为从小热爱体育,入伍第二年报名了警备区田径运动会,取得了4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这让他发现了自己的运动天赋。

    因为热爱运动,他跟同事们在单位搭了一个小型健身房,坚持力量训练为他打下了良好的体能基础。1985年,他加入了单位长跑队,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长跑,因为成绩优异,随即被介绍加入上海田径俱乐部。1988年,小有成就的黄财富参加上海选拔赛,38岁时人生首马跑出2小时48分的成绩,代表上海参加了北马。1996年,46岁的黄财富参加了第一届上海马拉松,跑出了2小时51分53秒的成绩获得第12名。

    在这之后不久,上海田径俱乐部解散,黄财富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逐渐停止了跑步。

    在那个年代,跑步极其小众,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马拉松是什么?黄财富以一种大器晚成又默默无闻的姿态落下帷幕。在这之后18年,他再也没有上过赛道。

    二次结缘马拉松,是一个巧合。2014年上海马拉松的比赛时间是在11月2日,64岁的黄财富同儿子一起看了比赛直播,儿子问老爸是不是以前跑过马拉松。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久违的热爱重新点燃,黄财富再次开启了跑步生涯。

    虽然18年没再跑步,但体能基础、训练知识和经验让黄财富很快就找回了节奏。他的身影出现在操场、公园、健身房和各种跑步场所,速度和力量重新回到年过花甲的黄财富身上。2015年12月,他重返赛道,在上海海湾半程马拉松以1小时28分30秒的成绩完赛。从恢复跑步到正式参赛,黄财富用了一年的时间系统训练。相比于时下经常有人训练几个月就去挑战马拉松,他有着无比严谨的逻辑和审慎态度。

时光荏苒,日复一日的训练让黄财富的成绩稳步提高,从此以后,黄财富开启了各个比赛年龄组冠军的横扫之路,他也成了许多人口中的“最强爷叔”。

世界纪录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20191月的厦门马拉松,黄财富重启跑步4年之后,他跑出了2小时59分01秒的成绩,成功破3,此时他已经69岁了。

    20193月的无锡马拉松中,黄财富跑出2小时52分49秒的成绩,再次惊讶了整个跑圈。这个成绩比68岁世界纪录差1分20秒,比69岁世界纪录快1秒。春风得意马蹄急,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向被誉为超有含金量的“70岁以上年龄组马拉松世界纪录”为什么不能是自己的呢?黄财富开始期待更大的目标,一年后打破70岁以上年龄组世界纪录。

    状态正盛,一连串的比赛接踵而来,2019年4月7日,黄财富又参加了宜兴马拉松。赛道多桥多坡,加上最近半年的高强度训练和无锡的高水平发挥,黄财富在一处下坡不慎扭伤了半月板,即使这样,黄财富也跑出了3小时03分的成绩。

    宜兴马拉松意外受伤,并没有阻止黄财富继续参赛,简单调整后,他在2019年4月20日,又去跑了东营马拉松,成绩3小时零50秒。完赛后,他的右腿膝盖几乎无法动弹,甚至没办法走路,他担心骨头出了问题,就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说只是软组织的炎症,要他慢慢静养。

    要不要停下来?黄大哥有些纠结,如果现在放下,上佳的状态恐怕难以再练起来,不停下,伤痛又难以康复,纠结中他选择了边治疗边训练边比赛,但几个月后仍然不见好转,身体和情绪都陷入了低谷。再去医院,医生给出的建议仍然是休养。黄财富开始降低训练强度,偶尔参赛,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与伤病纠缠中度过。

    黄财富彻底停下跑步是在2020年3月份,受疫情影响,马拉松比赛几乎都取消了,他终于下定决心完全停跑。不过,黄财富并没有彻底停止所有训练,而是隔天练一次核心,健腹轮可以分组做上1000个,还配合着天天骑动感单车……这些在年轻人看来都极其困难的训练,黄财富从未停歇。梦想总是有的,即使在70岁的时候,依然可以通过踏实的每一步去靠近……几个月停跑效果显著,伤病渐渐恢复。

    备战世界纪录

    2020年6月末,黄财富重新开始跑步,他逐步恢复到往常的训练量,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的重新定档,伤病恢复后的训练很快就在比赛中见到了效果,他在11月份的多场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绍兴马2小时58分43秒,常州马拉松精英赛2小时55分50秒……那个曾经的“最强大爷”又回来了,他刚过70周岁,正在以一种加速进步的曲线模式向世界纪录冲击,没错,黄财富正处在速度的上升期。

很多人说黄财富是天赋异禀的选手,但如果你看到他的训练量,你又会觉得并不完全是这样。

    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努力:每周跑5天休2天,每天2个小时训练,每周110~120公里,月跑量450~480公里。跑休日做肌肉力量训练,以腰腹训练和徒手深蹲为主,辅助训练俯卧撑和动感单车。每天2小时的训练,一周有七天,一年有52周,循环往复。他的训练一丝不苟,速度和距离都非常让人佩服。他的放松跑,平均配速都达到了5分~5分10秒。别忘了,这是70岁人的水平。

    笔者问黄财富打破世界纪录这个目标,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非常有信心地说“破纪录的话,主要看这段时间的训练中,不要出现大的伤病,应该是没啥问题。2019年右腿半月板受伤,还是有些影响训练质量的。如果不出现伤痛,打破纪录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关于这么大年龄的训练,如何承受得住这么高的强度。黄财富说,“训练跟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跟自己状态、自己平时怎么训练有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一般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关注别人怎么训练怎么安排。关注自己今天2小时训练之后,第二天感觉怎样?对前面一天的的训练做一个评估。如果第二天疲劳,就减量。训练状态要靠自己去感觉,包括训练质量,跑步速度等。”

    常年累月的奔跑和力量训练,让黄财富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每次训练也都更加安全和高效。现如今,正处在上升期的黄财富对打破世界纪录充满信心,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世界纪录在中国跑者身上诞生!


健身球操,惊艳我的“晚霞时代”

/姚天爱

我姐比我大两岁,前两年刚退休,她退下来之后,不是觉得这儿疼,就是那儿难受,去医院做体检,医生也没查出有啥毛病来。每天晚上估摸着我吃了饭洗好碗,姐姐给我打电话,各种诉苦,说她在家就和坐牢一个样,以前觉得退了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发现老年人各种“空虚寂寞冷”,还是年轻好啊。我在电话里安慰姐姐,说年轻有年轻的好,那是“朝阳灿烂”,而老人也应该把握自己的“晚霞时代”,活出不一样的范儿。姐姐不高兴地说我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我向她保证,到时候一定做出个表率来。

过了两年我也退下来,琢磨着不能空度时间,总要找到有益又有趣的爱好,我加入了一个社区的退休快乐群,里面会不时发布一些老年活动的消息,里头有些运动项目,比如老年骑行、老年交谊舞、老年迪斯科等,我都积极参加,可去了一两次,觉得自己兴趣并不在上面,就此作罢。此时再和我的老姐姐通电话,她嘲笑我现在才知民间疾苦,我也无法反驳她,可我有一点和她不一样,就是自己一直在“广泛撒网重点捞鱼”,管它有枣没枣都伸“竿子”,也许哪天就让我碰到自己的爱好所在了呢。

我就是抱着这样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参加社区的老年健身球操训练班的,去之前听说健身球操是我国群众创造的一种体育健身运动,属轻器械体操类。运动时,在音乐的伴奏下亦操亦舞,同时手持器械击打揉压身体穴位,把体育健身、中医养生保健与文化娱乐融为一体,达到强身健心的功效。

我对健身球操了解基本为零,去了培训场地一问,那天报名的老姐妹几乎都是零基础,这倒让我心里更加有底了。不一会儿,培训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来,她先为学员介绍手中的健身球:“喏,咱们用的多功能健身球有球柄、球绳和球头,中间的弹簧球绳可用于力量练习前后抻拉,球柄起到推、压、擀的作用,而球头可以点穴、揉穴。”培训老师姓方,听她说已经六十八岁了,但腰背挺直,头发乌黑,浑身上下都没有一丝老态。

接下来,进入实训阶段。“要眼明手快,踩准步点,打准穴位……”方老师一边喊着节拍,一边给我们示范动作要领。方老师一边传授健身球操知识,一边带我们跟准节拍起舞,耐心纠正我们的错误动作。我觉得这“拍拍打打的操”非常有意思,一曲跳下来,会出一点薄汗,但身体不会特别累,更重要的是,被敲打的穴位会有一种通畅之感。

当天晚上通电话,我就和姐姐建议,让她明天到我们社区来,一起参加健身球操的培训,社区组织老年人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方老师是市里有名的健身球操教练,曾经带着好几支老年队伍参加省上甚至全国比赛,这次能请她来为我们作指导,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她将在我们社区指导两天,也希望所有学员都能认真学习。姐姐听了我的话,半信半疑,但她拿手机搜索了一下方老师名字,发现她是有点厉害,这才同意大清早乘地铁到我家社区活动中心来,一起“受训”。

方老师见我领来了新学员,冲姐姐和蔼点头道“欢迎欢迎”。第二天的培训课,除了姐姐是新学员,还有一些临时加入进来的老年人,可能都是昨天学员回去宣传和动员的结果。方老师一视同仁,耐心细致地教我们,她说,为什么老年人适合练健身球操呢?因为通过甩动球体,能敲打全身不同的部位和穴位,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消除疲劳,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姐姐一开始跟不上节拍,方老师便手把手地教她,当姐姐能做到动作与音乐节奏基本一致时,方老师带头鼓掌,表扬姐姐有悟性,进步快。姐姐高兴得脸都红了。最大的遗憾,就是方老师事务繁忙,她只能为我们培训两天。不过不要紧,我们姐妹都加了方老师的微信,她说后续练习中,我们有什么疑难问题,都可以给她微信留言。

“真的,以前做梦都想不到,晚年生活还能这么有趣。”这是姐姐的心声,也是我的,自从被方老师领着进入健身球操世界,我和姐姐都将这项运动坚持下来,而随着训练时间的累积,因为击打全身,姐姐的关节炎、肩周炎有所好转;而通过揉腹、跳跃等动作,我还“无心插柳柳成荫”地成功减重十几斤,这些都是健身球操这项有趣又有益的运动带来的福利啊。


跳台姑娘们的荣光

                                 /罗宏涛

四位奥运金牌得主,再加两位世界冠军同场竞技,西安全运会跳水比赛女子十米台竞争者的整体水平超过了奥运会。东京奥运会五轮动作跳出三个满分,一出道即巅峰的全红婵在全运决赛中却赢得并不轻松,一度排名第三,最后两轮的表现近乎完美,才得以反超此前领先的东京奥运会双人冠军、单人亚军陈芋汐。
    中国女子跳台高手频出,同一时段往往有好几位选手难分伯仲,再加激烈竞争之下临场发挥等因素,奥运冠军与全运金牌兼得并不容易。从1984年至今,共有6位中国选手在奥运会女子跳台单人项目上取得了8届冠军,其中在全运会的同一项目上也能登顶者不过半数。除了如今的全红婵,以往只有两位。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16岁的许艳梅夺得女子跳台冠军。第二年,她来到了汉城奥运赛场。只有14岁的陈晓丹掌握更高的难度,压水花技术十分漂亮,预赛高居第一,领先位居第二名的美国选手30分,许艳梅排在第三。但决赛中,稚嫩的小姑娘明显紧张,有两个动作出现失误。许艳梅则拿出了比预赛更好的表现,将冠军收入囊中。女子跳台再次出现奥运冠军挂上全运金牌,已是漫长的21年之后。2009年,北京奥运会冠军陈若琳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加冕。
    中国跳水崛起为世界强队,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年,国家队提出“走在世界难度表前面”的超前策略,悄然打磨锋芒,在国际赛事一亮相,便以超常难度引发震动。中国跳水第一枚国际重要比赛的金牌,便产生于女子十米台。197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7岁的陈肖霞拿出一套当年世界最高难度的动作,战胜了多位世界名将而夺冠。两年后,她在世界杯上成为中国女子跳台的首位世界冠军。1979年,“全国十佳运动员”评选,前三届得票王都是这位广东姑娘,在中国体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全运赛场,陈肖霞傲视群芳,1979和1983两届,她都是女子十米台冠军,成为这个项目第一位全运卫冕者。但这位进入世界跳水前列的运动员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却不那么顺利。1979年夺取大运会金牌后,陈肖霞已被公认为世界顶级高手。1982年,中国跳水首次角逐世锦赛,女台预赛高居第一的陈  肖霞在决赛中失常,排名第四。两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这一幕重演,陈肖霞又是预赛第一,决赛失常,还是排名第四。
    女子跳台没能成全陈肖霞的奥运冠军梦,19岁的湖北姑娘周继红领受了这一殊荣。不过,她在全运会上却没能获得过一枚奖牌。
    8年后在巴塞罗那,又一位湖北女孩儿挂上了奥运会女子十米台的金牌。12岁的伏明霞在世界友好运动会上一鸣惊人,13岁取得世锦赛金牌,14岁奥运会加冕,屡屡登上国际媒体版面。伏明霞当年带来的轰动比如今的全红婵有过之而无不及。1996年,她更是成为中国跳水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在一届奥运会上包揽板台双冠的运动员。2000年在悉尼,她成为第一位连续三届奥运摘金的中国运动员。伏明霞在国际赛场风光无限,1993年参加过一届全运会,十米台和三米板双线出击,都是银牌。
    在那届全运会女子10米台上超越最大热门伏明霞的是名不见经传的13岁北京女孩儿王睿。1996年,她的选拔赛积分排在郭晶晶、伏明霞之后,没能入选奥运阵容。转年,王睿成为陈肖霞之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女子十米台金牌的运动员。悉尼奥运会资格的竞争中,她与李娜的双人组合一度名列前茅,但后来李娜的搭档换成了桑雪,她们一同去了悉尼,王睿再次无缘奥运。2001年全运会,已在清华上学的王睿输给李娜,获得十米台亚军,之后,她逐渐淡出了竞技场。多年保持在一流高手之列,却从没走上世锦赛和奥运会舞台,她三届全运会登上领奖台,是跳水女运动员中的唯一。王睿给中国跳水留下了一道特殊印记。


门球玩得好,绝招少不了

/曾岚铎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能健康;健康才能长寿,才能幸福地安度晚年。为此,中老年人都要积极参加运动。打羽毛球,运动量太大了;打台球又只限于室内活动;打高尔夫吗?又没有那么讲究的条件。那么最适合中老年运动的当然就是打门球了。门球运动,可谓是受到中老年朋友青睐的“第一体育运动”。

因为门球是以休闲为主的健身运动,只要有门球场,个人备个门球杆,一两个球就可以参与这项体育运动了。因为门球场都修建在平坦开阔的地方,户外阳光充足,绿树成荫。所以经常参加这一活动的人,仿佛进入了天然的氧吧,吸入的是新鲜的空气;同时在绚丽的阳光沐浴下,还有助于钙的吸收,这样天长日久,无形中增强了体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它既有地上台球运动之妙,又有高尔夫球之趣。我的朋友老吴,在教育界躬耕了大半辈子,如今年过古稀,退休在家,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打门球,也正因为他的强烈推荐,我才从一个对门球毫无认知的“小白”,一点点了解门球,爱上门球,直到如今与老吴一样,成为门球运动的“忠粉”。

门球运动不像足球、篮球等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那样,有着很强的身体对抗,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很安全,不易受伤。然而,尽管门球没有篮球足球那样激烈紧张,但是它本身也需要多变的战略战术,同样也有着很强的趣味性,能很好的进行脑部运动。其规则简单易懂、运动量适中、没有局限性。老年人玩门球要意在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结合老吴“倾囊相授”宝贵经验,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如果能做到下面五个字,就能玩转门球。

撤槌“慢”:在击球的时候,撤槌一定要“慢”。当你将前面的各项动作完成之后,开始用撤槌后撤瞄准的时候,这个动作一定要慢,不然中心偏离,准确率就会大大降低。此时,你的身体一定要站稳,固定在一个正确的姿势中,同时球杆一定要平稳。

撤球槌要有一个准确的距离,应该根据自球和目标球的距离来调整后撤的距离,一般按照百分之一的标准来后撤,比如自球距离目标球3米远,就后撤3厘米,加上原来球槌到自球5厘米的距离,总计应该后撤8厘米。

出槌“柔”:当后撤距离后,下一步是向前挥杆,这就是出槌,这个过程一定要柔才行,先柔柔向前,先慢后快,再顺势加速。注意姿势不要改变,同时大臂一定要自然放松贴紧两肋,屏住呼吸,直至球槌撞击到自球为止。

击点“正”:出槌后击中自球的点一定要正,只有瞄准中心点才不会出现偏差,而这时候你要看的是自球而不是目标球。

摆幅“准”:击球的时候有一个摆幅,这个摆幅一定要准。只有摆幅做到准确无误,才不会影响击球质量。

收杆“稳”:收杆是最后动作,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相当重要。既不可过高挥舞,也不能过低骤停,只有恰到好处,才会让你的动作看起来潇洒大方。

除了“个人技巧”的不断提升,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因为每一杆,每一球都关系着集体。打门球能以球会友,以球交友。无论是天南地北,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带着球杆进入门球场,在一起打几场球,就能从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变成相互关心,互相牵挂的朋友。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球艺,心情舒畅,其乐无穷。


太极拳的机会训练

                                     /周艳

    长假带着小孙子回老家,每天早晨我都推着童车带他到公园广场看打太极拳。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慷慨地洒下它金色的光芒,洒在站在广场中间,穿着练功服的老哥哥老姐姐身上,让他们的舞拳的动作或静或动都更具魅力。我的心里别提多羡慕了!

    在孙子出生之前,我也是这个拳队中的一员,虽然年已花甲但一个云手、一个大转腰都充满了活力,自带一股玉树临风的英气。哪像现在啊,一年多忙碌的带娃生活,让我根本没时间练拳,那些因太极而生的硬朗英气早就被奶粉、水瓶、尿不湿的嘈杂日子磨没了,有时往镜前一站,已与身形微微佝偻、头发花白的普通老太并无二致。

    心内正感慨,练太极拳的老姐妹们已经立定收功。昔日与我要好的老师姐笑吟吟地向我走来,寒暄几句又逗了逗孙子,她劝我重新练习太极拳。爱孙心切的我轻叹一声:“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我现在带孙子哪有时间练拳呢?”可是做了一辈子文字工作的师姐却给我讲了诗人臧克家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太极拳的故事。

    诗人臧克家30岁便体弱多病,学了太极拳又没时间练,他爱读书写诗作文,累了不离坐椅,就在案桌前“云手”,就练这一个动作,几十年坚持,既活出了九十以上高龄,又促进了他的诗文写作。练太极拳的行家们管这种练习方法叫做太极拳的机会训练,通俗来说就是将练太极拳生活化。

    这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臧克家练“云手”,是对“云手”有缘,有理解,有实证,而我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其他适合自己的动作,如摆肩、升肩、转肩、前后风轮手、仙鹤点水、青龙出水、豹虎归山等。或者专练一呼一吸,一开一合,腹部一扩一缩,或练抖弹发力等。 

    说干就干,我发现带孙子我最常做的事就是走路,推着童车出去玩要走路,在家做家务要走路,出门买菜还要走路。结合之前学过的太极拳知识,我总结了四句话:“轻提重踏,双手后划,手上拢气,脚下沉踩。”日常行走,尽量动动胯关节,行走的时候,以胯带动身躯,步法沉稳而有力,落地生根。

    这样日常走路一开始有点别扭,但习惯了几天我便深得其主旨:靠意念调控,在呼吸深缓均匀中,足移手出,带点念力,于立身中正状态下,劳宫穴似乎虚含小气球,手心有温热之感,脚下练沉劲。

    坚持用练习太极拳的方式走路半个多月后,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明显变好了一些:面色变得红润,脚步轻捷,拖完地也不气短了。

    我把这一点打电话告诉老家的师姐,并决定将太极拳的机会训练扩大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想老师姐却阻止了我,说:“进行太极拳的机会训练,一般训练者最易犯的毛病,就是贪多求速,杂而乱,不得其法,不得其益。所以,还是要注意循序渐进才好。”

    师姐的话让我深思,本来准备全方位机会训练的我,有选择地将视线盯在了每天必做的洗脸和洗脚上。洗脸洗脚也是一个练习太极拳的极好机会。我利用拿毛巾擦脸机会作辅助训练,站着可练脚趾内扣,可练大转腰,上下拉筋等。洗脚泡脚时,则可练蓄劲与发力,可练野马分鬃,可练单鞭,可练一半白鹤亮翅,也可练一半搂膝抝步,也可练“大手印”。练去练来,习惯成自然,意趣天天得。

    时光如箭,一晃我坚持进行太极拳的机会训练已经半年了。我的身体素质明显变好了,基本回到了之前在太极队中英姿飒爽的水准。这让我明白训练太极拳不一定集中或固定某一时间,随时随地都是可以训练的。

    我常思索太极拳的要旨:太极拳是什么呢?太极拳是阴阳相济。我们按原理练,日常生活都可以练;不按原理练,即便抽出整块的时间去练,也不一定是在练太极拳。我想,这就是太极拳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吧!


 腰肌劳损试试运动疗法

                                   /万里

    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所致。实践证明,运动疗法对其有较好的效果。

仰卧运动法
    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5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1次。

俯卧运动法
  采取俯卧位,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然后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反复锻炼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1次。如果长期坚持锻炼,可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低头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叩击按摩法
  采用端坐位,先左手握空拳,用左拳在左侧腰部自上而下轻轻叩击。10分钟后,再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5分钟左右,1日2次。然后反过来用右手同左手运动法。自己感到按摩区有灼热感,则效果更好。此运动法能促使腰部血液循环,解除腰肌的痉挛和疲劳,对防治中老年性腰肌劳损效果良好。

 

跑步姿势详解,你跑对了吗?

                                   /顾源

想要通过跑步减肥,但却因为太累而半途而废?想要通过跑步健身,但却迟迟提高不了跑步速度?或许是因为你的跑步方式不对!下面几个方法教你跑得更快、跑得不累。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跑步速度与步频、步长有关。想要跑得快,需要提高步频,增加步长。
    第一,跑步时落地距离不要太长,在快要落地之前,腿部快速向下、向后运动,把着地点落到身体重心的下方或后面,从而将落地的阻力变为向前的动力,增加步长。
    第二,在落地时应该撑住膝关节,不要刻意蹬直膝关节,从而减少蹬离地面的时间和身体的上下起伏,节省体能,提高步频。
    第三,腿部摆动时,应该在大小腿充分折叠后再向前摆动,减少摆动时间,增加摆动速度。此外,跑得快还需掌握一个小窍门——摆臂。在跑步时不要固定肘关节,在胳膊前擺时折叠肘关节,后摆时再打开,将摆臂和腿部的动作协调起来,在增加上肢运动的同时增加下肢运动幅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想要跑得不累,需记住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利用重力,二是省掉所有可能增加能耗的姿势。首先要充分借助那些不消耗肌肉力量的外力,比如说重力。把身体的重心稍微前倾,感觉快要摔倒的时候,伸腿往前跑。此外,平时跑步时不能像短跑运动员一样,做大幅度地摆腿等技术动作,而是要在脚离地之后就马上往前走,小步幅,快步频,避免让自己的腿做太大幅度的运动。




友情链接

关中: 西安 宝鸡 咸阳 渭南 铜川 杨凌

陕南: 汉中 安康 商洛

陕北: 延安 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