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地市分布图


金秋老体2017年第3期


           郭川的幸福,为何你那么在意?

                          /张子轩

前不久,51岁的航海家郭川在美国夏威夷海域失联的消息牵动着不少人的心。同是青岛人的北京国安球员于大宝也在社交平台祈祷道:“海水太冷,900万青岛人等你回家!”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郭川船长的任何消息。 
  在郭川刚刚失去联系的那几天,搜救队已在帆船所在海域发现了船体,但没有在船上发现郭川本人。此后,虽然郭川的家属和团队坚信他仍然生存,但时间的流逝让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 
  记得2013年郭川刚刚完成环球航行回来,意气风发地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了从一个副局级公务员到航海家的励志故事。 
  当时正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热映不久,诸多媒体在报道郭川的这次环球航行时,都用上了“奇幻漂流”的标题。 
  在完成环球航行后,郭川曾经坦言,太平洋是最危险的海域,尤其是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横穿赤道的时候,对航海者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赤道两侧洋流方向截然相反,导致那一部分海域天气状况非常复杂,可能一分钟前还响晴白日,一分钟后就有风暴来袭。 
  但是,郭川私下里表示过,自己希望有机会再挑战一次太平洋。 
3年后,郭川先后完成了对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挑战,真的再次挑战太平洋。但是,这一次却再也没有回来。

郭川岸队航海技术专家综合美国海事搜救队获得的图片、视频和电话交谈信息确认,郭川于北京时间102515时至1530分之间,因突发事故落水。 
  这对于单人远洋航海来说,几乎意味着生存希望渺茫。 
  岸队航海专家分析认为,郭川很可能在收起大三角帆或者挽救落入水中的大三角帆时,不得不解开安全绳操作,结果突然遇到猛浪,被甩入水中。但是具体原因还需要根据郭川所驾乘的三体帆船进行更严密的调查和分析。 
  郭川是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航行过程中经过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在北京时间2515时之后与岸上团队失去联系的。美国空军救援侦察机和海军救援船搜救后发现了郭川的帆船,但并未找到其本人。发现帆船时,大三角帆已经落水,在水中还见到了救生衣。 
  郭川此次航行是从美国旧金山出发,目的地为中国上海,挑战的是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航行世界纪录。此前,郭川已经是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和北冰洋不间断航行世界纪录的拥有者。但是在拥有这些纪录的同时,郭川的家人也承受着默默的痛苦。他的妻子从来都不敢仔细询问他航行的情况,不是不敢问,而是不敢想。 
  其实,郭川失联,他家人的心里也许曾经不止一次试想过这样的画面。但是家人一定明白,郭川的心是向往大海的。郭川自己说过:“家是最安全的港湾”。但是,船长停在港湾里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走向大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说起环球航行的感受,这个山东男人无法用完美的辞藻形容内心所受到的震撼。但对于听者来说,心中一直默念着这样的想法:人生若如此,死而无憾。 
  也许有些人对郭川放弃国企领导的生活,把妻子儿女放在家里,走上职业帆船的道路始终不可理解。这也是他之所以是郭川,我们之所以是我们。 
  当然,人各有志。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刚刚哄着我半岁的儿子睡下,看着他可爱的脸庞,我不会选择远离他,因为这是我选择的人生。但是,我没有权力,或者说不应该去阻挠和非议别人的选择。就好像郭川船长如果有一天回来,他也不会,也不应该去嘲笑哄孩子的我或者抱着媳妇的你。 
  挑战人生也好,老婆孩子热炕头也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他认为这幸福,这值得,其实就够了。再多的讨论和争议有什么意义呢?你自己过得再幸福,也不知道郭川收获的幸福有多少。 
  所以,当听说郭川船长几无生还可能的时候,送给他更多的应该是掌声。毕竟,这个人改变了中国航海和世界航海的历史。 

 

               健身房里的“肌肉型爷”

                             /陈琳

70岁开始坚持健身二十载

身穿白色背心,露出孔武有力的臂膀,紧绷的肌肉线条十分明显——你是否能想象,拥有这雕塑般完美身材的肌肉型男,不是年轻的运动员或健身教练,而是一名年逾九旬的普通广州老人。

95岁的沈华从20年前开始接触健身,每天至少在健身房训练1小时,以高强度的运动对抗衰老。如今,年过九旬的他做起引体向上、单双杠依然不在话下。但老人坦言,自己健身不为竞争、不求追逐极限,只希望强身健体。

“华仔,又来了!”当沈老步入健身房,正在训练的年轻人纷纷像见到老朋友一样跟他打招呼,甚至有外国友人要求与他合影。沈老是这家健身房的常客,每天下午3时,他都准时来训练。他身穿白色背心,一身紧实的肌肉在背心下若隐若现,背部肌肉则盘踞在厚实的肩膀下,让他呈现出壮硕的倒三角身材。虽然沈老身高仅1.6米左右,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块头”,他也说年轻时自己身材瘦小,正是这么多年的健身训练,让他变成一名肌肉男。

在健身房里,沈老显得十分神勇。无论是单双杠还是引体向上,他都玩得有模有样。在做引体向上时,虽然看起来有些艰难,但沈老仍然坚持完成了10个标准动作。沈老笑言,如果是在去年,他至少能做20个。他豁达地告诉记者,随着年纪增长,体能不可避免地变差,“不过我觉得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做不了就少做几个,不要勉强,毕竟健身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和别人竞争。”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十分满意,“到了我这样的年纪,很多人连走路都困难,现在我能跑能跳已经很不错了。”

除了普通的健身项目,对于当下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TRX,他同样拿手。这项运动全身依靠一条带状物在悬吊中完成动作,能训练全身的肌肉,难度相当大,但沈老仍然一口气完成了5个。连他的教练、从事健身工作10多年的侯教练都感叹,从没见过这么年长的老人能顺利完成这些健身项目。“在健身房,连70多岁的老人都很少见,别说90岁了。”

而沈老坦言,健身是自己每天的必修课,风雨不改。这一坚持,就是20年。

身体力行带动晚辈

沈老笑言,在他的带动下,自己的儿子儿媳也开始健身。他希望,用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地鼓励年轻人,少宅在家中,多出门运动。

沈老说,健身和运动几乎成了他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养生之道。他每天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从不超过晚上10时睡觉,次日凌晨4时多就起床到楼下活动身体。等到了7时茶市开门,他总会买一份报纸在茶楼一个人悠悠地喝茶。上午,他选择走路健身,有时逛逛荔湾湖,有时沿珠江从人民桥走到海印桥。午餐也是潇洒地走到哪吃到哪,吃完后回家休息片刻,就开始到健身房训练。训练完再回家看书练字。

他笑言,自己从来不看电视,电视剧情里的曲折跌宕,他这一辈子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不过有时他也难掩失望,“有时想找些老朋友叙旧,但当年一起挖荔湾湖的老友很多都不在了,”他叹了口气,转念继续说,“不过现在健身、运动是我最好的朋友。”

年轻时工作退休后带孙

事实上,沈老从70岁才开始健身,而他以前从事的行业,与运动无关。沈老说,退休前,他是一名业务员,经常省内省外跑业务,从来没有时间运动。退休后,又忙着带孙子。“等到小孙子读完小学,我发现自己已经70岁了,人到晚年,又开始担心死亡的问题。”

当时,他无意中看了一本介绍健身知识的书。当中的观点他至今记忆犹新。书中称,虽然人必定会逐渐衰老,但人死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如果多运动,血液循环,可以延长生命。“动则慢衰,用则慢退。”他深信这一点。然而,对大多老人而言,想要活动筋骨,大可以练练太极拳,跳跳广场舞,但沈老笑言:“这些太小儿科、太柔和了,我喜欢刺激一点的。”于是,他选择了健身。

“刚进健身房,就遭遇白眼,有人觉得我这么老了,肯定坚持不了几天。”但沈老迎难而上,一边看相关书籍,一边进行训练,慢慢地身体越来越好。他说,曾为了斗气拼命练肌肉,想跟年轻人比拼,结果事与愿违,还把腰给拉伤了。这时他才懂得,自己追求的不应该是数量,而是健康。老人坦言,自己的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能挨过那么多艰难的时候,现在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我要以健康的身体享受人生。

 

 

傻大个的小鹿纯子

文/三森

八十年代,有部日本电视剧特别火,那时电视台很吝啬,每晚只播一集,热播这部连续剧时,我刚从学校毕业,进工厂上班,身边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青工,我们可没钱买电视机,但又特别想追剧,怎么办呢?那时厂里有个小卖部,老板之前也是厂里工人,后来受了伤,身体不好退下来,开了家小卖部维持生计,他很有超前意识,听说当时是借钱买了一台少见的彩色电视机,21英寸,每晚播《排球女将》,他都把电视搬到外面的一张条桌上,声音旋钮扭到最大,无偿请大家看袖珍电影。于是,小卖部附近也成为生活区晚上人气最旺的场所,如果稍微去晚一点儿,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压根看不到丁点电视影像。

小卖部老板喜欢开玩笑,比如他有次就叫住我,乐呵呵地打趣:你不用那么赶,就凭你这顶天地里的大个子,来得再晚站在最后面也能轻轻松松看电视!我在厂里的绰号就是傻大个,我想没有哪个女孩愿意自己被冠以这样的尊称吧,所以我当即回复老板一个大大的白眼。他却敛了笑容,认认真真地说:你这身体条件,不去打排球,真的可惜了。我听工会的人说,厂里要组织一个女排队,你也报名参加吧。

我听了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忧,激动,是因为我特别迷电视剧里的小鹿纯子,还有那招幻影旋风,就是人在空中翻几个跟斗,然后再把球打过去,用现在的话说,酷毙了!但我从小就缺乏体育细胞,之前在学校还被老师动员去打篮球,但去了两次,老师气急败坏说你身体咋这么不协调,不用来了,我担心自己同样也打不好排球啊。老板仿佛看出我的心思,他说:你不试试,哪里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年轻人,要对自己有信心。

就这样,我这个傻大个,参加了厂里的女排队。真的开打了,球拿到手上了,才晓得我们跟着电视瞎学的那些经典动作一个都用不上,因为大家都是零基础,这让我的笨拙、反应慢反而不显得那么突兀,工会专门请来的排球老师也很耐心,她在训练中多次鼓励我们,说你们记住,先把基础打好,不要忙着打比赛,排球是一项比较讲究技术的运动,上手不算很容易,大家在练习基础动作时,都要多动脑子,这样,将来上场打球,才会有战术上完美的配合。

老师的话,字字我都听进了心里。我去参加女排队,车间里有人不服气,说她不就是个子高嘛,动作笨得很,看两天就要退回来。我听了之后,心里也忿忿的,有点难过,更多是涌起了不服输的女排精神,暗自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一定行的,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女排梦!

于是,我成为女排队里练习最认真的一个成员,除了每周三的规定练习,我还给自己加料,每天下午下班后,我不急着去食堂,而是先去空地上练习垫球,初练不觉得什么,但几十分钟排球接连砸下来,手腕会变得又红又肿,有时练得狠了,吃饭时握筷子都一个劲地手抖,工友们于是又笑话我年纪轻轻就得了帕金森症

但那时我心中有梦,一点都不觉得苦,也不管人家说什么、笑什么,只管自己用心练习,一直要练到天黑,看球都看不清楚,去食堂吃点剩饭菜。

我的努力精神感动了女排队的小袁,她主动找到我,说要和我一起对练发球——接球,这个动作很讲究配合性、默契度,我一直想找人练,但害怕人家拒绝我,不敢去拉队员陪练,现在小袁主动找上门,真的让我乐得合不拢嘴。

于是,下班后,我俩约在篮球场上,绑了一张简易的排球网,开始认认真真练习发球、接球、传球、扣球等动作,小袁和我在运动中彼此交流,指出对方动作上的错误,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两人默契度越来越好,我们也在球场之外,结成了很好的朋友。

那年秋天,我们女排队,正式代表工厂参赛,在片区的排球比赛中,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到奖杯那天,大家又哭又笑,开心得不得了,小袁跑过来,给了我一个结实的大拥抱,她在我耳边说:傻大个,对不起,最开始我们队里的人都嫌你笨,觉得你除了身高优势,一无是处,但你还咬牙坚持练习,让我很感动,谢谢你,让我放开了成见,也在你的帮助下提高了排球技艺。

嗨,说这些干啥啊!我开心地哭了,将奖杯高高地举起。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小鹿纯子,就是排球女将!

 

 

                         王立彬,陕西蓝球的掌门人

                                        /王继晟

201610月,革命圣地延安安塞区的一座全民健身广场,正在进行一场三对三的篮球赛。担任裁判的是一位身高超过2米的帅气汉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陕西人的骄傲,陕西篮球掌门人王立彬。 
  大名鼎鼎的王立彬咋在延安当起裁判?原来这是中国优秀运动员志愿服务延安行的活动。中国体育通过推动全民健身,表达对延安精神和延安人民的崇高敬意。作为陕西人的王立彬,回报父老乡亲,更是义不容辞。当年的中国男篮主力中锋,五十知天命,始终关注中国篮球发展。 
  奥运旗手始于他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中国男篮的王立彬身高突出,形象气质俱佳,被确定为旗手。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王立彬高举着五星红旗,引领新中国运动健儿们踏上夏季奥运的舞台。中国奥运代表团确立由男篮球员担任旗手的惯例,正是始自王立彬那完美的“第一次”。 
  王立彬1963年出生在河北保定,1977年入选陕西青年男篮,后又进入陕西一队,征战全国比赛。1980年,王立彬入选中国青年男篮。在1980年和1982年两届亚青赛上,王立彬以主力身份为国出战,分别拿下了冠军和亚军。 
1981年,王立彬入选国家队,成为国内篮坛知名的内线球员。1982年征战第九届男篮世锦赛,1983年出征男篮亚锦赛夺冠,王立彬被评为那届赛事的明星球员。到1986年,中国男篮相继取得世锦赛第九名和亚运会冠军的佳绩,王立彬始终是队中的主力球员之一。他身高204,球风灵活多变,篮下攻击力强,外围中距离跳投较准,同时单兵防守能力强,是场上的盖帽好手。 
  在洛杉矶奥运会男篮比赛中,王立彬展现了自己的强大实力,中国队8583险胜法国一战,他贡献了2614个篮板;排位赛战胜埃及的比赛中,他又有21分进账。奥运会7场比赛结束后,王立彬场均拿下14.6分、4.9个篮板和2.4次助攻。 
  他的出色表现引起了NBA球探的注意,第二年王立彬便收到了去NBA试训的邀请。由于那个特殊年代,王立彬谢绝了这一邀请,未能成行。后来王立彬到日本和台湾打球,成为中国篮球国手到境外打球的第一人。

   走出去延续篮球生涯 
  王立彬在国家队打了8年,师从钱澄海,没有换过教练。 
1988年王立彬代表中国男篮征战汉城奥运会,出发前就获知主教练钱澄海奥运会结束后下课。由于人事的变故和误会,25岁的王立彬离开国家队。“当时,看到新的国家队名单没有我,眼泪汪汪的。回到西安,给我一个领导岗位,当教练也打球。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我的篮球生涯刚刚开始,远没有打够。” 
19896月,王立彬踏出国门到了日本, 助五十铃汽车俱乐部获得联赛冠军。“我当时的身份是外援。日本那个时候开始提出引进归化球员,两年之后,日本提出来让我入日本籍,名字都起好了,叫小彬彬,这样不占着外援的位置,俱乐部就可以再引进一名外援,三个外援增强实力。我不同意入籍,他们就让我转入另外一个俱乐部打球”。 
  在日本打球期间,台湾的篮球界诚邀王立彬到台湾打球。1995年,王立彬以大陆杰出人士参访台湾的名义又转战宝岛,受聘担任中华台北队助理教练,还与一家公司签订合约,在台湾一打就过了十几年。王立彬的夫人徐妍也曾入选国家女篮,女儿出生在台湾,继承了父母的篮球天赋,身高超过190,曾入选过中国少年队。“我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比较长远的规划,体能一直维持得非常好。在日本和台湾打联赛,48分钟的比赛,直接面对面对抗的是美国球员,没点儿体能扛不住呀。老美球员基本是黑人,年薪不超过6万美元,打联赛就是这个水平。我的技术特点是属于偏巧的技术型,从篮下脚步到拉出来进攻,火线距离比较远,面比较宽,在台湾等于给他们上课,也让自己打出了名气”,王立彬说台湾媒体称他是“战神”。 
  “在台湾那些年,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忙很充实。做教练,打球,给报纸写评球专栏,后来到电视台当嘉宾解说,顺带做餐饮。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联赛的录像在台湾电视台播放,我在三家电视台当解说。有时候还到新加坡去解说NBA。后期,把更多中国运动员引荐到台湾打球,再后来,开始有台湾球员到大陆打联赛”。无意间,王立彬为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发挥了特殊作用。 
  始终关注中国篮球 
  中国男篮曾经是亚洲篮坛霸主,中国男篮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是第八名。中国的职业联赛打了多年,请了不少洋教练,然而,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五战全负。中国男篮怎么了?问题抛给昔日中国男篮的著名中锋。 
  王立彬说:“中国篮球一直喊的口号是‘站稳亚洲,立足亚洲,走向世界’。中国篮球虽然走向了世界,但与世界的差距还不小,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该干什么,怎么干,这是老教练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钱澄海指导很早就提出来,中国的风格是快、准、灵,搞大型化不能把自己的特点丢了。” 
  中国队在亚洲是大型化队伍,“那时候打韩国、菲律宾、日本,内线能把他们‘吃’死,外围你准我也准,所以我们在亚洲第一。我们当时的高度打亚洲可以,到世界上就不行了。篮球是大个子的运动,往往平均身高越高的队伍,打的节奏越快,因为保障了前后场篮板,就可以打起快攻反击”。 
  按照现在的世界格局,4号位和5号位球员的身高没有个210220,好像没法打。王立彬认为,跟强队打,没有高大中锋,人家一看你的中锋才2米,人家210,就专吃内线,不打战术,欺负你。所以必须选高大中锋,戳在那儿,占着地方,打打掩护也好呀!走向世界,中国队也必须走大型化的路。当时的那个年代,选出的大个子稍微笨一些。后来,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两米的队员都很灵活,现在这个年代210220的球员都很灵活了。

 王立彬回忆,打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队有5个身高两米左右的大个子,王立彬202,还有黄云龙、胡章保、王海波和张斌,胡章保超过210。“我是中锋,人家要上个220的,就必须派胡章保上场顶一阵子”。

钱澄海很早就注意到中国队大型化的问题,备战洛杉矶奥运会中间还出现了挫折。当时找到大个韩朋山准备顶到穆铁柱退下来以后的位置,就是为备战奥运会。但19833月,韩朋山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这才找到另外一个高个子胡章保。奥运会后又找了几个人,都不理想。中国队后来真正出中锋,从单涛开始,还有巴特尔,才算有了可以看上眼儿的高大中锋,这已经到了1992年。篮球行家说,中国男篮到了90年代以后,可以称黄金一代了,有大中锋,有前锋,人员结构开始整齐合理了。王立彬说:“当时还想把后卫这个点提高,因为宫鲁鸣、孙凤武比较矮,出国比赛发现人家的后卫也有190以上,甚至接近2米,像当时的NBA魔术师约翰逊206,也能打后卫。但是高度提起来,不能把自己的特点丢了,我们一直坚持自己的打法。” 
  王立彬说,钱澄海在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十几年,一直影响着中国男篮的风格,后来孙邦、蒋兴权先后接手,再后来中国队的特点就逐渐模糊了。打世界强队,中国男篮的特点是快、准、灵。打亚洲队,我们从前锋到中锋,每个位置都高出10公分。后期几乎没有这样的风格了。我们曾经是亚洲绝对的老大,常常是获得几连冠,偶尔大意翻船,第二年就可以抢回冠军宝座。现在争亚洲冠军也困难了,为什么?此消彼长。亚洲的传统强队一直都在引进归化球员,只不过我们当时赢他们几十分,不在乎。现在,我们拿亚洲冠军的把握性退步了,队伍人员结构进步了,挣钱和环境条件的改善也进步了,但是球没进步,亚洲有七八支队伍和中国队有一争。 
  中国男篮在世界上最好的成绩是前八名,过去只有国家队能出国,现在俱乐部一集训就到国外去,条件强多了,但为什么水平没有明显进步? 
  王立彬认为,人家在持续提高水平,我们基本在原地踏步,不进则退嘛,体育就是这个规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国家队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心、团结和技术风格特点,不知道在打什么。从银狐、尤纳斯开始,国家队的本土教练没有能带满4年周期的,甚至刚上去不久就下课了,像我这个年龄的教练在俱乐部是生力军,却产生不了一名国家队主教练。宫鲁鸣好不容易把亚洲杯拿回来,又下课了。请洋教练给国家队带出了什么风格特点和体系,这非常重要。洋教练到国家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转换,带来什么先进的体系,哪怕这个洋教练不在了,这个体系能否持续下去?目前看,啥也没有留下,这个做法值得商榷。 
  王立彬举出菲律宾篮球的例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前期,菲律宾在亚洲是前几名的队伍,篮球在菲律宾就是国球,还有个热热闹闹的联赛。中国恢复亚篮联的席位后,开始连续夺冠,菲律宾买过4个美国外援,只赢过一回。但是,菲律宾几代队员的特点都没有丢,打球很油,爱抢前场篮板,单打独斗,个人技术好,表现欲强,有些像老美的队员。另外,韩国人打球一定是锋线和后卫有两三个人投篮非常准,换过好几个教练,得分特点还是这样子。 
  宫鲁鸣接手中国男篮后,队员的拼劲起来了,如果在宫鲁鸣手上更长一段时间,可以贯彻他的技术风格,现在又不行了,所以男篮很麻烦。一说起篮球,王立彬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 
  远赴日本和台湾发展多年,王立彬一直没有离开过篮球。2004年,在陕西东盛盖天力篮球俱乐部的力邀下,心系家乡的王立彬毅然决然卖掉了在台湾的房子,回到故乡执教。卸职东盛男篮后,20076月,王立彬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兼任学校男篮的主教练。王立彬说,通常国外运动员退役后有两个出路最好,一个是投身传媒,另一个是进入大学执教。我在国外和中央电视台都解说过,开过报纸专栏,做过电视体育节目,受聘大学执教最理想不过。2015年,王立彬担任了陕西篮球协会主席。 
  年过半百,依然帅气,征战多年,毫无厌倦,凭着对篮球这份经久不衰的激情,王立彬的篮球生涯还会有更多精彩。

武术散打之我见

 /吴桂英

武术,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套路,另一个是散打。套路多用于表演,具有观赏性,注重动作的规范,形体的美观;而散打重视的则是它的实用性。 
  何为散打?我以为散打即是武术技巧的运用(体能方面姑且不论)。因笔者酷爱武术,所以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央视的“武林大会”、黑龙江电视台的“演武堂”节目几乎是每期必看,从中也有颇多感悟。一个好的散打运动员,他的套路演练并不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但必须要有坚实过硬的基本功却是毋庸置疑的。 
  武术这一项体育运动,具有它的多重性,除表演观赏、强身健体外,防身御敌亦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君不见,曾有四个警察在抓捕一名手持菜刀的罪犯时造成一死二伤(一个逃掉)的惨剧。如果他们会些功夫,我想结果也许就不至于如此吧! 
  有消息说武术将被纳入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这真是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情。 
  打,是小孩子也会的事情,但随便打是没有“术”(技巧)的。因此,要想成为一名本领过硬的散打运动员,基本功、技术,乃至套路的刻苦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个小青年想跟我学武术,但他对我说,他不想学习套路,也不愿练基本功,他只想学习散打。在他看来,基本功、套路都是些不中用的花架子,只有散打那才是货真价实的武术。 
  关于武术到底是看的还是打的,在武林界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论。依笔者之见,简单地把武术说成是“看”或是“打”,未免失之偏颇。以电影《少林寺》为代表的武打片,曾令无数人赞叹不已,不正是武术“看点”的最好佐证吗。而“武林风”散打擂台赛能吸引亿万人的眼球,也足以说明了“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由此看来。武术的“看”与“打”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同等重要。 
  我在前面说过,散打就是武术技巧的运用。那么,技巧从何而来呢?除了师傅的言传身教,更主要的就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不断实践。而那个想跟我学武术的小青年,可能是受了某些宣传的影响,误以为只要跟师傅学会了“绝招”,就能成为武林高手,殊不知“绝招”也好,“独技”也罢,就算有,就算你学到了,那也不等于你就可以用于实践,可以运用自如。会,仅仅是学武练技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要在“练”字上下工夫。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说“功到自然成”,只要你掌握了武术的“技巧”,只要你功夫下到了,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武术散打的强者!

          瑜伽奶奶,优雅的老去

                                            /方风非

健身会所里有一位老人特别引人注目,她身材修长,一头银发梳理细致,穿着鲜亮色彩的紧身运动套装,因常年坚持瑜伽等健身运动,姣好的身材和线条感十足的背肌,让很多亚健康、体态臃肿的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她叫白金芹,今年71岁,人们一看到她就不禁联想到世界知名的“奶奶超模”卡门,在她的身上,有一句话尤其得到体现——虽然不能留住青春,但我们能做到优雅地老去。 
  白金芹更喜欢别人叫她小白,健身会所里小她30岁、40岁的人都这么叫她,她觉得特别亲切,和年轻人在一起,能忘记年龄。 
  年轻时曾大病缠身 
  白金芹从2005年开始练习瑜伽,至今已经11个年头,她健身和很多年轻人为了减肥的目的不同,她是真真切切想要获得健康。 
  白金芹退休前从事财务工作,年轻时经常生病,而且都是各种“名牌病”:子宫内膜增殖症,皮肌炎,胆脂瘤……但好在她生性乐观,永远是生活的强者,生病后一门心思想要找到良医战胜它,术后恢复特别快,都成功闯了过来。 
  一直身体健康的人有时不知道珍惜,白金芹和死神打过擦边球。这么锻炼身体,这么注重健康,她说还是因为几场大病。“这几场大病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人们常说逆境是财富,我经历了以后才有深刻体会。” 
  与瑜伽接触是机缘巧合。“在电视上看到瑜伽能从内到外改变人,因为我失去过健康,所以健康这个词就吸引了我。” 
  白金芹有个瑜伽教练被人称为“魔鬼教练”,要求的运动强度和难度大,练完年轻人都有点吃不消,身体不舒展,做个动作都要嗷嗷叫。她不吭声,每个动作都尽全力去做好。 
  “练完我身上也很累的。”白金芹说,“我的能力不见得比年轻人强,但我最大的特点是意志坚强。每次上课都很认真,不浪费每个小时。不易完成的动作,不见得一步到位,但你要朝着正确方向做,一点一点的,循序渐进,坚持就行了。” 
  年轻人做不到总归咎于工作忙,因为现在的上班族都是被动生活,有事业有家庭,无暇顾及自己,而白金芹认为退休以后要主动生活,生活越简单,人的幸福感越强。 
  “坚持”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天给每个人都是24小时,到了白金芹这个年龄段都是子孙绕膝,但她认为,繁重的家庭事务代替不了锻炼。 
  跟同龄人有“代沟” 
  从开始练瑜伽那天起,白金芹就是课堂上的“奇葩”,身旁都是3040岁的年轻人,但是她总能和年轻人聊到一起,渐渐,熟悉的朋友称呼她为小白,意为“永远年轻”,她很喜欢这个代号。 
  跟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白金芹喜欢交流的无外乎锻炼的内容,还有美食、衣服,也会像闺蜜一样交流这一身好看的衣服都是在哪儿买的。有一次白金芹等三个人在一起练,三人都属鸡,“我就觉得倍儿美,有一个比我小48岁的人,跟我一点代沟都没有。” 
  “反而,我跟我的同龄人有代沟,见面要么是孩子,要么是身体这儿那儿不好,我只好把他们屏蔽了,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白金芹说这话的时候特别潇洒,她认为很多同龄人是把自己禁锢住了,她们看到白金芹的变化只说一句“你行我不行”,生活照旧。 
  还有很多老年人接受不了的是高端健身会所的花销,一年白金芹在其中的投入大约接近一万元。 
  “多少钱都买不来我现在的精神状态。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生活更好。你不能只顾着挣钱,享受生活要有体力、精神状态,如果你没有这些,钱就只是一个数字。” 
  白金芹认为,现在许多人是有钱,可是120救护车开来的时候,最后还是把钱送给了医院,“我健身的花销相对于看病买药的钱真的是九牛一毛,太少了。而且躺在医院里还要麻烦家人子女,那时候那种感觉就是‘垃圾股’,而我是‘绩优股’。” 
  现在,白金芹定期体检,身体状况良好,她的家族有糖尿病史,但她现在空腹血糖正常。“家庭出身不能选择,但个人道路可以自己选择。” 
  为自己而活
  现在,白金芹一周六天前去健身,课程包括瑜伽、普拉提、力量训练等。一次练一个小时,来回坐车冲凉等一共花费三个小时。丈夫也特别支持她的爱好。她早上9点出门前,会把中饭都做好,家里不安排好,她心里不静,练不好。 
  她说自己现在对健身有瘾,就像绿色鸦片,投入进去再想要戒掉,太难了。 
  现在白金芹的生活就是一个案子加一个垫子,案子是她做饭的案子,她超级喜欢做饭,热爱生活从不节食,连煎饼果子都自己做;垫子就是瑜伽垫,“在垫子上练舒服了就不会在病床上折腾。”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家事管得太宽,对小两口生活的危害简直比小三还要坏!”白金芹说自己没有第三代的顾虑。“子孙自有子孙福。给孩子们的爱不要过度,过度就是一种负担。女儿家有什么麻烦,我救急可以,但长期我不行。我不喜欢被别人左右,因为我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用。” 
  白金芹希望丈夫、女儿接受她的生活理念,而且家人也确实这么做到了。 生活得有品位、有激情,比很多年轻人还要酷,总是时不时冒出很多充满个性的火辣言语,虽然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但她敢穿白球鞋、牛仔短裤,她活在自己心里,而不要活在别人眼里,也不考虑别人怎么看自己。 
  如今,白金芹仍在坚持健身,她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希望用毅力之刀雕刻出时光中更美的自己。生活中,她即使一个人吃饭,也要有汤有菜有饭,再来点小红酒,桌上插着玫瑰花,再来点背景音乐,一切就都完美了。 

 

与牵拢球共舞

/刘云慧

林昕2000年内退以后,如何打发空闲时间成了问题。打麻将、打牌对她没有吸引力,她决定另辟蹊径,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林昕从小爱好运动,可是一般的运动不是需要有人陪练,就是需要固定的场地和设备。一日,林昕到商场为老伴买衣服,专门到体育用品专柜仔细看了看,发现了牵拢球。 
  牵拢球是集羽毛球、网球、乒乓球优点于一身的新型球类运动,且不需要人陪练,一个人就可以打,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房前屋后有一块二十平方米左右的空地,甚至在家客厅里都可以操练。 
  林昕当机立断买回一套牵拢球。从外形和材质上来看,牵拢球的球体、球拍与网球极为相似,不同的只是牵拢球的球体上长了一个长长的尾巴──一根长长的橡皮筋,橡皮筋的另一端用来与脚下的固定物相连,既可以用装满小石头的牵拢球袋作固定物,也可以简单地用一块砖头代替。 
  买回牵拢球的当天,林昕就在楼门前的空地上试练起来。刚开始击打时,林昕的球路和手感自然很生疏,感觉要使好大的劲才能将球击打出去,且很难控制力度和落点,球返回来时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林昕被动地跟着球东奔西跑措手不及,往往只能打两三个回合就死球。 
  但这样的局面仅仅持续了10多分钟,林昕很快便掌握了打球的技巧,手臂活动开了,手感也好多了,挥舞起球拍来就好像乐队指挥家挥舞着指挥棒一样得心应手、轻松自如;牵拢球则像一个心领神会的伴侣,在林昕的掌控下,在空中飞来飞去伴林昕跳舞,不管多少个来回,只要林昕不停歇,它也绝不会停止跳跃。林昕真正体会到了打牵拢球的快乐,心情说不出的畅快,一连打了一个小时仍然意犹未尽。

打牵拢球既没有网子限制,也不用辛苦捡球,死球时只需将脚下的橡皮筋一拉,牵拢球就像乖乖的小狗欢蹦乱跳地来到手边,这也能给林昕带来另外一种快乐。 
  从此,打牵拢球自然成了林昕每天休闲娱乐的必修课。7点起床后,趁老伴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林昕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拿着牵拢球及球拍,到楼门前的空地上潇洒自如地打起来,打到一身汗,精神焕发。一个小时后回到家中,冲一个澡,感觉神清气爽。 
  不管风霜雨雪,林昕每天必打牵拢球。下雨天,林昕在家里客厅将球体上的橡皮筋缩短,在小范围内轻松击打,幽雅的音乐伴奏,移动着轻快的步伐,随着皮球上下跳跃,活力的气息和欢快的心情也随之溢满了整个房间。 
  雪天打球是另外一道风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只需扫出一小块供球着落的空地就可以了,站在雪地里顶风冒雪击打牵拢球更有另一番好滋味。当球被击打出去时,球体牵拉着橡皮筋会发出“呜呜”的鸣响,即使偶尔回老家或者到儿子家探亲一两天,林昕也带着牵拢球,它真正成了林昕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旅伴。 
  功夫不负有心人,打牵拢球坚持半年后,林昕减掉了3公斤的多余脂肪。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年朋友几乎认不出林昕,惊叹道:“简直判若两人,你现在多健美呀!”闺中密友更是夸张地说:“你都可以参加全国老年选美比赛了!” 
  现在,林昕不但自己坚持打牵拢球,老伴也加入近来。她说和老伴双打牵拢球更是另一种浪漫的休闲娱乐体验,浓浓的夫妻深情在球拍的挥舞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想起这一切,林昕衷心地说:“牵拢球,我爱你!”

 


友情链接

关中: 西安 宝鸡 咸阳 渭南 铜川 杨凌

陕南: 汉中 安康 商洛

陕北: 延安 榆林